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2005英國遊 – 一起來霍華格茲學魔法吧!

你是麻瓜嗎?
你也想跟著哈利波特一起到霍華格茲學魔法嗎?
那就一起搭Bus前往霍華格茲學院吧!!
你問我為什麼不是搭火車而是搭Bus去?
那我告訴你原因,
那就是,
因為搭火車太貴了,
像我們這種窮苦人家的麻瓜小孩,
只付得起搭Bus摳摳而已。
走吧!現在就出發吧!!!




(圖一>>>King Cross Station,看到遠處的天橋沒?記得有一幕哈利就是在那天橋旁的小房間與天狼星秘密碰面的嗎?想起來了吧!!!)

(圖二>>> King Cross Station,最多只有至8號月台,那神秘的9¾月台在哪哩?下次若您親自前往這車站,請努力找一下吧!)

王十字車站(King Cross Station)
首先,還是要介紹一下哈利波特他們前往霍華格茲搭火車的地方「王十字車站King Cross Station」,並且須穿越9¾月台,只是,在此我並沒有找到9¾月台,甚至連第9月台也沒看到,這邊月台只有到第8而已,實際上原作者心目中的 9¾ 月台應是位於王十字車站以西不遠Euston車站,而「哈利波特」電影則在四、五號月台拍攝,不過聽說King Cross Station有擺個9¾月台的標示,但很可惜,我沒有找到;我會來這車站最主要原因是欲前往北方蘇格蘭愛丁堡,參加一年一度愛丁堡藝術節,而King Cross Station則是倫敦相當重要的大車站之ㄧ,也是許多往北路線的出發站。

我在寫倫敦「
千變萬化地鐵站」有提到,我剛到倫敦不久就遇到地鐵爆炸事件,而King Cross Station就是爆炸點之ㄧ,不過爆炸的是地鐵站,因此這邊地鐵在我們來到時還有一部分是封鎖的;King Cross Station由Lewis Cubitt設計,這古老的車站建造於1851年至1852年,如果你有看過日本導演大友克洋的動畫「蒸氣男孩」,其主要車站場景也是King Cross Station。

(圖三>>>London Bridge,若想體會彷彿如哈利波特般穿過倫敦橋下方,您可以選擇更方便的方式- 搭船,這樣你就不用辛苦的學如何騎乘飛天掃帚了,還不賴吧!!!反正你也不可能有機會參加魁地奇比賽的。)

倫敦橋(London Bridge)
忘了是哈利波特電影「鳳凰會密令」,開場哈利是晚間與榮恩妙麗一起乘著飛天掃帚,穿越倫敦街頭前往天狼星的豪宅,在路程中還從倫敦橋下方穿越過,很可惜,我晚上都當乖寶寶沒有在外逗留,因此沒機會拍到夜晚的倫敦,但是,白天的倫敦橋我倒是拍了許多張。

想起一首童謠「倫敦鐵橋垮下來,垮下來,垮下來,倫敦鐵橋垮下來,就要垮下來;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falling down,falling down,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My fair lady」,奇怪,倫敦橋明明是專設計的,會什麼台灣會稱他鐵橋?而且橋堅固的很,怎麼會快垮下來哩?其實這首歌是1077至1136年間流傳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倫敦鐵橋損壞嚴重,所以被拆掉重建,而這首歌就是在形容當時鐵橋被拆時的狀況。

(圖四>>>Oxford到囉,證明我真的是搭Bus來,拍下Bus Stop牌子,若是想前往,您可以自行放大看仔細,並自行研究是哪家Bus以便下次來時可搭乘唷!)









(圖五>>>有沒有覺得這畫面很面熟呀?很像哈利騎乘飛天掃帚穿過的魁地奇比賽球場呀?好像當初有仿照這場景的可能唷~)

牛津(Oxford)
到達牛津,當然我是搭Bus到達的啦!!!從倫敦出發,搭Bus地點在Victoria Station附近三角公園邊邊的Bus stop搭乘,票是在上Bus前會有服務人員出現與他購買,學生票單趟£8,來回£9;Oxford算相當大的區域,由許多學院組成一個大學區,你可以到

聖馬丁教堂

塔頂看整個牛津的市區風景,學生£1.5,上塔有人數限制,而且越到頂端樓梯越窄小,只能一個人通過,上塔時你就會看到許多人卡在某個牆壁中,就為了讓你先通行。

(圖六>>>牛津基督學院通往學生餐廳的樓梯,記得當哈利波特第一集,新同學們開學爬的那個樓梯進入餐廳就是在這裡拍的。)

牛津基督學院(Christ Church Cathedral)
這就是哈利波特第一集最主要場景拍攝地點,樓梯間、學生餐廳、下課後在小中庭討論課程、走廊…等,每一個景都似曾相識(參觀票價為學生£3.5…上網看好像現在漲價到£3.9),這最著名且拍照人最多的就是學生餐廳了,記得哈利波特中那個天花板會變換、牆上掛著四個學院旗幟的、桌上會自動冒出美味食物的那個學生餐廳嗎?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實際上餐廳看起來沒有電影中寬大,但是卻也讓人很想像哈利波特一樣坐下來等待美味食物出現,但是,很抱歉,你只能站著拍照,這邊是不允許遊客坐在位子上的,而且擺在餐桌上的餐具也禁止觸碰,聽說這邊還有學生會用餐的,所以觀光客的我們還是乖一點吧!

(圖七>>>牛津基督學院學生餐廳,面熟了吧!!)












(圖八>>>牛津基督學院學生餐廳,看到擺好的餐桌用具,還真想直接坐下來等待食物開動哩!但是很可惜,不準觀光客坐。)


學院內的教堂裡彩繪玻璃相當美麗,曾利用教堂彩繪圖為剪紙主題的我特別喜愛那色彩繽紛,暗暗的教堂更襯出彩繪玻璃的美;牛津基督學院是牛津最大、最宏偉的學院。西元八世紀就以女修道院之面貌出現於此,1525年渥西主教創立了這座學院,他的尖帽就是學院的校徽。學院的湯姆塔(Tom Tower) 是由Wren所設計,裡面掛著七噸重的大湯姆鐘(Great Tom),每晚21:05會連續敲鐘一百零一下,以紀念最初的101名學院人員。學院內有牛津最大的方庭 Tom Quad,極為壯觀威嚴。


(圖九>>>牛津基督學院小中庭,榮恩、妙麗與哈利下課後偶爾會穿越這中庭討論著問題,對,就是在這個中庭,幻想自己也是其中一個學生吧!)









(圖十>>>牛津基督學院內教堂的彩繪玻璃,美麗的彩繪玻璃讓人看了目眩神迷。)

當然,牛津有許多可以參觀的景點,只是一天依然逛不完的,若有機會,可以騎著腳踏悠閒的漫遊在牛津的街道,順便感染一下這著名世界級大學城的文藝氣息,讓自己也能假裝自己是牛津大學生,哈!!(幻想吧!!)…不對,這篇主題是霍華格茲學魔法,那你現在有沒有感覺到自己有學得一點魔法呀?這一點魔法就是……幻想魔法!!哈!!





(圖十一>>>牛津基督學院內教堂,點根蠟燭祈福或許願,希望願望都能實現。)

相關連結:
Network Rail >>> 介紹王十字車站(英)


維基百科 >>> 維基百科介紹文十字車站(英)
London Bridge Museum >>> 倫敦橋博物館官方網站
Oxford >>> 牛津旅遊資訊 (英)
Christ Church Cathedral >>> 基督牛津學院網站

2005英國遊 – 就是愛博物館(八)其他地區博物館

介紹這麼多倫敦博物館,其實英國還有其他許許多多博物館值得去,我挑選了幾個較有印象的來介紹,包含牛津自然史博物館、巴斯羅馬浴場、巨石群與格林威治。其實英國博物館多到真的讓你會數不清楚,也無法能在短短兩個月遊學中全部逛遍,但是總要挑些重點性的參觀,才不會覺得浪費了這麼多錢來到這物價超高之國度卻一無所得吧!!



(圖一>>>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建築外觀,牛津區域中心是整個牛津大學城區,所有的建築都相當古老且具特色,這自然史博物館就是其中之ㄧ。)

(圖二>>>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進門後就看到大恐龍化石,搭上透明玻璃天網狀花板,更有考古的氣氛,鋼鐵柱子向上直直延伸,別具特色。)

牛津自然史博物館(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這博物館是偶然看到的,其實牛津區域還有很多博物館,因為停留不到一天,只能擇一二參觀,其中自然博物館就是我們看到人潮而跟進去,當然,免費。

(圖三>>>販賣區與詢問區走廊,拱型天花板是歐洲建築物常見的建造形式。)

此博物館一進門,就可以看到超大隻恐龍化石,其中一隻就是史上第一隻被發現的恐龍-斑龍,另外特別天花板如蜘蛛網般,整個展館其實也不會很大,但是光看到天花板就覺得相當壯觀,支撐天花板的是長長金屬支架,還特別仿製古建築(類似哥德建築)拱型模式,相當有特色。


巴斯羅馬浴場(Roman Baths Museum)
這個浴場本身已經不在使用,現在變成古蹟與展館,你可以在此了解到最早英國人登陸英國土地時的生活,也可以看到早期浴場泡湯的設備有多麼複雜,位在巴斯市中心。

(圖四>>>巴斯羅馬浴池,中間那綠綠的水就是所謂的溫泉水,我嘗試去觸碰那水還真的是溫溫的,但看起來綠綠的要我下去泡我也會退避三舍吧!!照片看起來斜斜的,你就跟著歪頭看吧,誰叫當時人太多,實在不想拍到那麼多人,以後去還是盡量挑非假日去,可能人會少那麼一點點吧!!)

這裡我最喜歡的就是剛進入大廳內,天花板掛著的那盞超大水晶燈,雖然他華麗程度比不上溫莎古堡裡的大水晶燈,但他的美麗依然吸引著我。

我們參加巴斯的行程是語言學校貼在公告的假日Bath tour one day,價格為£37,包含London到Bath、Bath到巨石、巨石回London的車資,也包含參觀巴斯浴場與巨石群的門票,另外車上也有解說員(只是講英文聽不太懂),價格不算便宜,以當時我兌換的匯率來算約新台幣2200左右,其實,還蠻值得了,而且車上你會遇到其他國家的學生也一同參加同樣的行程,若你夠外向活潑,你還能認識其他人,並彼此預約下一趟的旅程。

(圖五>>>巨石群,參觀的行走路線是圍著巨石群繞一圈,一開始會較為貼近巨石群,此照片就是稍微近距離的拍攝,但是所謂的近距離還是算遠的,沒有辦法近到可以觸碰,但他的巨大神秘你已經可以感受到了。)

巨石群(Stonehenge)
巨石群更稱不上博物館,因為它是世界文化遺產之ㄧ,因此我一定要介紹它;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佇立了零星卻有系統排列的巨石,這是如此的神秘又無法解釋,考古學者認為最早部份大約建造於公元前三千一百年到公元前二千三百年的新石器時代。

(圖六>>>巨石群,此拍攝圍繞半圈後另依方向較遠的距離,遠處的巨石看起來雖變小了,但在此你會感覺到自己比他更渺小,而這世界萬物是如此巨大、寬廣、遼闊,原因之二是將你的目光擺放在巨石以外的區域,都是一望無際的寬闊草原,美的哩!)

這當你跟一日當地旅行團從倫敦出發到巴斯浴場後,接著一定會包含到巨石群看史前巨石,旅行團也一定會走這樣的路線,因此,在此地可以看到很多遊覽車,在此我們還遇到日本高中畢業生來此地畢業旅行,人數還相當的多,當我們拍照時很容易就將他們給拍入鏡,日本人的畢業旅行還真會選地點,跑來這麼貴的國家,肯定會是個難忘的畢業之旅。唉~哪像我們這種窮苦人家,高中連個像樣的畢業旅行也沒有…。

(圖七>>>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線標示,就是這麼一個像地球儀的東西,底尖端指著一條在地上的線,大家都會在正面拍照,為了避開拍照的人,只好拍它側面了,這邊也是千萬不要挑假日來的地方,因為,人多到會讓你想抓狂。)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
其實格林威治區也有一些博物館可以參觀,除皇家天文台外,還有海事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Queen's House、油畫彩繪大廳(The Painted Hall)、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The Chapel of St Peter and St Paul)…等,當然,在港口區也有艘大輪船可以參觀,只是若要進去大輪船參觀就要另外付費了。

在這區域可以看到許多大草坪,尤其前往天文台途中,會有一個很大的斜坡,在那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坐在草地上享受日光浴,整個斜坡上滿滿都是人,哪像我們都努力找太陽照不到的地方躲起來,沒辦法,見光死。

(圖八>>> 參觀格林威治天文台前所要領取的票,免費的,但是要排隊索取,時間你沒看錯,就是2005年8月7日,以茲證明我抬頭2005年遊,哈哈哈。)

天文台前必須要排隊換票,這票不用錢,但是你一定要排隊拿,拿到票後就可以去看所謂「本初子午線(Prime Meridian)」了,有個地球儀般的指引著地上一條線,全世界的時間都從這一條線開始劃分東經與西經。

牛津自然史博物館(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地址:
Park Road,
Oxford, OX1 3PW


巴斯羅馬浴場(Roman Baths Museum)
地址:
Pump Room, Stall Street,
BATH, BA1 1LZ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
地址:
1 Stockwell StGreenwich, SE10, UK


相關連結: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牛津自然史博物館官方網站 
Roman Baths Museum >>> 巴斯羅馬浴場博物館官方網站
Stonehenge >>> 英國巨石群專門網
世界遺產旅遊專刊 >>> 關於巨石群的由來與詳細介紹
維基百科關於巨石群 >>> 維基百科(英文)
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 >>>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官方網站

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2005英國遊 – 就是愛博物館(七)國家藝廊、福爾摩斯博物館、倫敦博物館

倫敦國家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位在倫敦市中心,主要展示內容以1260年至1900年之藝術品為主,新古典藝術作品、文藝復興時期作品、印象派作品…等許多時期著名大師之藝術品皆可在此欣賞到;此藝廊屬國家級重要藝廊,參觀常設展為免費,禁止拍照的,因為在此你可以近距離欣賞大師級作品,細細體會大師的每個筆觸與用色技巧。

(圖一>>>國家藝廊與前廣場,這是搭tour bus逛London市區時所拍的,建築物看起來相當大,前面的廣場也相當寬闊,照片中可以看到在廣場上休息的人群熱鬧的景象。)

國家藝廊大門口前廣場,有個大大的噴水池,廣場上還停有許多鴿子,只是這邊是建議不要餵食鴿子的,雖然依然看到許多人會丟食物給牠們吃,下午時間在廣場上享受下午的優閒也相當不錯,像我就去對面買了甜甜圈在廣場樓梯上坐著吃,看著小朋友追鴿子跑來老去、看觀光客擺出各種姿勢拍照、欣賞來自各國的俊男美女、看前方馬路上的車水馬龍…這就是國際大都會倫敦,這就是我曾夢想來到的國度。

國家藝廊藝術品相當多,也是一天逛不完的博物館,太多時間點的區域分隔,讓我已經不知該往哪逛起,突然間看到有幾群觀光客朝同一區域走,於是秉著跟人潮走準沒錯的原則,發現他們都停留在某一幅畫前,原來,這就是梵谷的向日葵,原來我走向印象派的年代,我看到我喜歡的莫內畫作與雷諾瓦的作品,這一區人特別多,或許大家都是衝著這些名人而來的,在牆壁上擺的是畫家的真跡(我一廂情願的認為啦),而我正近距離的欣賞著。

逛到新古典藝術時期,發現許多畫都擬真的不可思議,衣服上的縐褶、吹彈可破的光嫩皮膚、桌面上的蕾絲裝飾花布、緞面絨面材質的披肩…等,每每都真實到讓人感到驚嘆,另外英雄主義也是這時期特愛的主題,許多畫面都會看到砍頭、戰爭、劍、馬…等,感覺上這時期的人們,特別愛殺人,哈。

新古典藝術是指十八世紀中期至十九世紀初,風靡西歐的藝術樣式。其繪畫表現一般趨於靜態的構圖,注重素描而色彩趨於冷調,以古代題材及冷峻完美的表現為特徵,期再現希臘羅馬的藝術形式。他們反對洛可可的裝飾風格,追求的是新的簡約藝術風,相對於十七世紀以前的「古典主義」而言。

(圖二>>>福爾摩斯博物館門口,外觀看起來就跟一般住家沒什麼兩樣,若不去注意很容易就把他跳過去了,看他小小的,居然參觀還要另外收費,不就是個福爾摩斯的辦公室嗎?算了,參觀紀念品販賣區就好了。)

福爾摩斯博物館(The Sherlock Holmes Museum)
顧名思義,在這裡展示的是福爾摩斯所使用的辦公室與一些用具,但是由於這邊需要另外付費,因此我們只參觀位在一樓的販賣區,許許多多關於福爾摩斯的文具禮品皆可購買到,放大鏡、煙斗…等,其實這博物館看起來就像一般公寓一樣,連入口也感覺是一般公寓的門口,我們可找了老半天、繞了一大圈才發現,原來這博物館就在地鐵出口旁的路邊公寓,若當你從Baker street站出口出來有看到一個福爾摩斯雕像,那你就面對雕像向右轉直走,遇到轉彎處再右轉直走,走沒多久你就可以在對面的公寓中看到博物館了。

(圖三>>>就是這大大的牆上有大大的Museum of London字樣,才讓我們順利找到倫敦博物館,而免去了撞牆的危機。)

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
找這博物館還真花了我們一點時間,我們從St Paul’s站出站後,想找指示標誌的指示,結果居然看到一個指示標誌標示博物館的方在車站出口處牆壁上,昏頭,難道要我們去撞牆才能找到博物館嘛?我們走靠近大馬路上才發現遠處有個超大牆壁,上方貼著斗大的金屬字「Museum of London」,我們一致認為,因為有太多人會去撞牆,所以博物館決定在遠處牆上放置超大明顯的字樣,來阻止撞牆人數持續增加。

(圖四>>>要進入倫敦博物館還真像是走迷宮般,首先要找個某大樓內的樓梯,上了二樓後又要穿越天橋到博物館建築體…反正很複雜的路線,好不容易才能走到博物館大門口哩。)


倫敦博物館也是免費的,主要展示倫敦的歷史、文物、人文藝術與生活…等,當然還包括倫敦曾經遭受到大火的摧毀,許多古老的建築因此而付之一炬。

倫敦國家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地址:
St Martin's PlaceLondon WC2H 0HE
地鐵站:
Charing Cross、Leicester Square(較近)


福爾摩斯博物館(The Sherlock Holmes Museum)
地址:
221B Baker St.
London NW1 6XE
地鐵站:
Baker Street(當你看到地鐵站裡的牆壁磁磚出現福爾摩斯剪影,馬上下車就對了。)


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
地址:
London Wall
London EC2Y 5HN

地鐵站:
Barbican、St Paul’s、Moorgate


相關網站: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 倫敦國家藝廊官方網站
新古典主義藝術概念 >>>關於新古典藝術Neo-Classicisme的詳細介紹 
Sherlock Holmes Museum >>>福爾摩斯博物館 

Museum of London >>> 倫敦博物館官方網站


2005英國遊 – 就是愛博物館(六)倫敦交通博物館

倫敦交通博物館(London Transportation Museum)也是位靠近柯芬園附近,喜歡火車的或是火車收藏家就一定要來,學生票£4.5,一近館就看到許多古老公車、公車站…等許多較古老的交通工具,而每個區域都有蓋章的設備,讓你可以依照手上的空格來決定下一個參觀主題,當然,每次蓋章區域都圍了一些小朋友,不要害羞,找不到某個章的話,你還可以直接詢問小朋友唷!!!



(圖一>>>交通博物館內所擺放的火車頭,傳統的蒸氣火車。)
(圖二>>>交通博物館大門口,沒辦法,在台灣其慣了摩托車,居然莫名奇妙的擺出騎車的姿勢,其實博物館內可完全沒有任何摩托車相關展示的唷!!不要誤會了~)

當然火車在英國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ㄧ,在這裡就擺放了一些火車頭與車廂,你也可以進車廂體驗以前古老的座位,其實,看起來好像只比現在台灣的普通號列車再舊一點點而已,不過這裡的展示車是用蒸氣式的,外觀倒是被油漆漆的相當閃亮新穎;另外,當你走到出口紀念品區域上方時,你還可以看到一列小火車正在行駛於上方的鐵軌,小巧可愛,讓人很想馬上把他帶回家,所以也會有種衝動想去販賣部尋找,真是”貼心”的設計呀。

(圖三>>>位在二樓的小火車軌道與挑高的紀念品販賣區,小火車軌道最遠處還可以看到一台小小的火車正在行駛中,很想帶回家吧!那就直接去販賣部購買吧!!!)
地址:
39 Wellington Street
WC2E 7BB


地鐵站:
Covent Garden(這個站最近啦!)、Leicester Square、Holborn、Charing Cross


相關網站:
維基百科 >>> 關於倫敦交通博物館
London Transportation Museum >>> 倫敦交通博物館官方網站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2005英國遊 – 就是愛博物館(五)V&A Museum

V&A Museum(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他的中文譯名「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乍聽博物館名稱直覺完全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博物館,反正都是人名,不重要;這個博物館最主要展覽歐洲人生活所有物品的展示,展覽內容什麼都有,服裝、家具、紡織品、鐵欄杆、雕像、樂器、燈具…等,甚至還不只歐洲地區的物品,還有亞洲、歐洲、美洲…等各國生活用品,由此可以得知這裡相當的大,花一天時間也是逛不完的,而且,常設展全部免費,特展當然要另外收費啦!

(圖一>>>V&A Museum建築外觀,又是一個古典老建築,外觀看起來相當有氣質,而博物館內中庭設有草地、水池、咖啡座,只是因逢整修而暫無開放,整個博物館非常大,仔細逛的話一天是逛不完的。)

(圖二>>>掛在V&A Museum外特展的旗幟,這次我去參觀的特展為「Touch Me」,特展學生票£3.0,主要是介紹互動設計,就是讓你在逛藝術設計品時能直接碰觸,並產生特殊的互動藝術;我在這還看到有個著名燈具,它的開關是透過一張白紙,白紙上有兩個點,然後你拿鉛筆在白紙上連接起兩個點後,燈就會打開,這還是我看到某個媽媽教小朋如何使用後才知道的;另外還有打光桌球…等,許多互動展示;在這特展裡,不要害羞,盡情的好奇並拿出你的雙手,碰觸這些設計展示品吧!!)

(圖三>>>博物館內部某庫藏區,這區域沒有對遊客開放,但是卻能從內部的天橋上向下看,這裏擺放許多未分類的藝術品,有很多雕刻大到兩三層樓高,因此,博物館有許多挑高的空間方便擺放這種高大的文物,而這還只是冰山的一小角哩。)
總之這邊就是有什麼放什麼,通通擺進來,古老的、新的,通通擺進來,抽象的、擬真的,通通擺進來,你的、我的,通通擺進來…就像大雜燴般;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分類區域,都有互動遊戲可以去了解展覽物,例如服裝區的互動部分,就放置了幾件歐洲服飾,有馬甲加篷篷裙那種,歐洲傳統女孩子穿衣服需要許多繁瑣的細節,你可以在此體驗到,嚮往穿傳統歐洲服飾的,可以在此體驗,只是,可能會有很多人跟你搶著穿拍照,看你的運氣囉。

(圖四>>>V&A Museum售票大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花板七彩玻璃吊飾,挑高的大廳搭上大大的吊飾,擺脫傳統水晶燈吊飾,更別具特色。)

在這附近還有一個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與科學博物館(London Science Museum),兩個展館也是免費的,很可惜我因為時間關係而沒機會進去,聽有去的朋友說,自然歷史博物館一進去內部大廳非常又大且漂亮,很古老的歐洲建築,大廳中間放了一大隻恐龍骨,而科學博物館則有個電梯通往大地球之球體內部,也很推薦參觀。

(圖五>>> London Science Museum,我沒機會進去,只拍了外觀,不過偷偷的看向門內,發現有許多家長帶小朋友一起參觀,其實在倫敦你可以發現許多外國家長,在假日都會帶的小朋友去博物館或一些景點遊玩度假,親子教育對她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V&A Museum(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地址:
Cromwell Road
London SW7 2RL


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地址:
Cromwell Road
London SW7 5BD

科學博物館(London Science Museum)
地址:
Exhibition Road
London, SW7 2DD

三個展館可從同一個地鐵站出站,後有條直通通的地下道可通往三個展館地下入口,V&A Museum會先到,再來是自然歷史博物館,接著是科學博物館。地鐵站是South Kensington。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 V&A Museum官方網站
Natural History Museum >>>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官方網站
London Science Museum >>> 倫敦科學博物館官方網站

2005英國遊 – 就是愛博物館(四)劇院博物館

劇院博物館(Theater Museum)靠近柯芬園(Covent Garden),地點是相當好找,只是因為它的門面不大,很容易路過就不小心被跳過了,我們是因為某天要找看「獅子王」的劇院,碰巧路過看到這個博物館,才決定找一天再來參觀。


(圖一>>>劇院博物館門口,對,就是這麼大,所以我說真的很不起眼,而且從外面看進去,裡面黑漆漆的更讓人感到可疑,但是,你既然經過了,就一定要走進去,這裡是喜歡走劇場人一定要去逛一逛之好所在,而且完全免費的唷!!)

顧名思義劇院博物館所展覽的都是以「劇院」為主之相關物品與設計,當然,也是免費參觀,一進門就會發現其實這博物館不大,主要展示陳設都在地下樓層,許多關於劇場道具、衣服,甚至一些劇場設計模型皆有展示,學劇場的朋友一定要來參觀,畢竟劇場是在歐洲發源的。

(圖二>>>不知名劇碼的舞台場景縮小模型,很華麗的感覺,加上燈光營造氣氛,讓人很想看看實際舞台的模樣。)

在此還有互動劇場,也就是固定時間,有表演者會找小朋友上一個小舞台,一同參與簡單的舞台表演,另外還會選兩個自告奮勇的小朋友,幫他們畫上著名劇碼的臉裝,當天是以「獅子王」的妝為主,同時大家還可以看到化妝師幫小朋友化妝的過程與講解。

(圖三>>>莎士比亞圓形劇場的縮小模型,細緻的剖面,讓人可以從模型中看出這特別造型的建築物,很古老的建築外觀,一般圓形舞台的下方正式觀眾站立的位置,也就是所謂的搖滾區啦,不同於傳統劇院是由上往下看舞台,這邊的觀眾需要由下抬頭往上看,可能最前面的人大部分時間都只看到舞台演員的腳,還蠻特別的。)

另外介紹一下,在劇院博物館裡展出有一個是「莎士比亞圓形劇場(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看過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peare)文學的人應該不難知道他其實是個英國人,而且他死後在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裡還有他的塑像,雖然不是葬在這,卻可以供人悼念,回歸正題,「莎士比亞圓形劇場」就是位紀念這個偉大的英國文豪而建立,劇院裡上演著許多他的作品,而此劇場的建築物更別具特色,由於當時預計去參觀戲院本館,但因為時間的不剛好,無法看到戲劇演出與參觀戲院本身,因此,在劇院博物館裡看到剖面的縮小版模型,馬上就把他拍下來(劇院博物館是沒禁止攝影的唷!!),雖然先前只能拍到「莎士比亞圓形劇場」的建築外觀感到可惜,如今卻可以透過縮小模型來了解內部構造,還算有所獲得啦!!

(圖四>>>莎士比亞圓形劇場實際外觀,因為建築體很大,所以無法拍到整個建築物,加上時間關係沒有進入參觀,稍顯可惜,不過劇院博物館裡的模型已經可以讓你了解其構造了。)

劇院博物館(Theater Museum)
地址:
1E Tavistock St
London, WC2E 7PR, UK

地鐵站:
Covent Garden(很近又很好找啦!!不用選其它的站了。)


莎士比亞圓形劇場(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
地址:
BanksideLondon SE1 9DT
(地址看起來跟泰德現代美術館很像厚,沒錯,它就在泰德美術館附近而已,所以也可以參觀完美術館後再去劇場看莎士比亞的劇碼。)

地鐵站:
Mansion House(官方說法walk 10 minute)、London Bridge(官方說法walk 10 minute)、Southwark(官方說法walk 15 minute)、St Paul’s(官方說法walk 15 minute)


Theater Museum >>> 劇院博物館官方網站
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 >>> 莎士比亞圓形劇場官方網站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蝴蝶 Butterfly

導演:張作驥(Chang Tso-chi)
國別:台
年份:2007
片長:122min
規格:35mm

劇情簡介:
在一哲母親的故鄉蘭嶼方言中,沒有蝴蝶這個稱呼,蘭嶼人稱之為Babanalidu,意為「惡魔的靈魂」,統稱往生者的「惡魔」和魂魄升天的「靈魂」組合而成。三年前頂替殺人的弟弟而入獄的一哲,出獄後不堪回首的新仇舊恨紛擾著他,哲父和地方幫派之間的世代恩怨,伴隨著哲父重返台灣而一觸即發,將波及一哲出獄後一心祈求的平靜生活……。

May觀後心得:
這部片子花了張導演五年的時間,從影片在竹林裡出現的蝴蝶開始,就看的出來這真的經歷五年辛苦拍攝好不容易生出來的小孩。

會選這部片子原因是,May很想去蘭嶼,那是一個對目前台灣整個大區域來說,算起來在觀光事業開發上還無過度的島嶼,因此特別挑選了以這為背景的電影,想看看究竟以導演鏡頭下能看到蘭嶼的哪些風光。

片子從開始到一半,始終圍繞在南方澳的小鎮裡,一哲與他父親間的摩擦、一哲與他弟弟間的兄弟之情、一哲爺爺奶奶的親情、鄰居友人的幫忙、與阿佩間的愛情…在在表現出台灣人的熱情與時代背景的矛盾對立。

導演會後的問與答說到,這是他花了五年的時間拍攝,一開始男女主角就已經選定了,而故事劇本的發想在最初是來自蘭嶼達悟族對蝴蝶的稱呼而來,如劇情簡介介紹,惡魔的靈魂,與故事男主角最後的行徑有相當接近的比喻,而特別選擇蝴蝶與木偶來點綴,又是強調蝴蝶的自由與木偶被人操控著的傀儡之間強烈對比。

女主角不說話,其實原本設定為啞吧,還特別讓她們去學習手語,卻因後來考量到戲主要還是講一哲的故事,怕會因此模糊焦點而刪掉;戲中一哲是不愛說話的,但是他面對阿佩時卻又充滿大男人主義般的強勢,也常常對阿佩訴說內心的恐懼與傷心,導演給的定位,大男人總希望身邊有個不會回嘴、安安靜靜的、聽話的小女人,因此,阿佩在此就是扮演這樣的腳色。

南方澳有一個漁港是建於日據時代,其背景而讓一哲有著半個日本人血統,一哲爺爺是日本人,會說閩南語,劇中印象只有說過一次日文,一哲馬上回嘴說”不要說我聽不懂的話”,他父親總是開口閉口說著日文,一哲也回他”不要說我聽不懂的話”,其實日語對台灣人來說,有某種程度的熟悉,台灣被日本統治過,老一輩生長在台灣本地的多少都受到一點日式教育,可以從一些閩南語用詞中就看的出來,但是,總有一些種族性、民族性的情感對立,多少有種自我矮化的情結,因此會排斥與抗拒,或許一哲的對他父親不願承認自己是台灣人的想法,也加深除了疏於照顧外的另一種排斥與抗拒吧!

不過,導演提到竹林裡不會出現蛇,其實,竹林裡也是會有蛇的,要不然青竹絲他幹麻要在竹林裡穿梭還全身綠綠的哩?

其實我看的這一場是今年台灣的唯一一場-金馬影展開幕片,但是據說片子是在開幕片上映前幾天才最後拷貝完成,當天導演與所有演員也都是第一次看到完整拷貝好的片子,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最後完成版,但我總覺得這片子似乎還未處裡完成,有些地方總覺得剪接的不夠順暢,還偶爾有重複片段,不知道是播放的關係還是真的尚未處裡好。

另外,片中會有段落切分,在每個段落開頭都會另外擺上黑幕加文字標題,總覺得這樣的處裡把整個故事切分的太清楚,容易讓我原本已經投入在劇情裡了,又硬生生的被拉回現實(我在電影院坐著看電影這樣的現實),或許,五年真的拍了很多,也想將故事敘述的充實與深入一點,但是,這樣的抽離很難讓人馬上適應的;空景,往往會讓人更能體會主角當時的心境,同時也能表現出拍攝所在地的美,但,空景後又是空景,感覺片子過於漫長。

我很喜歡男女主角在竹林穿梭的那場景,利用旁白方式,點出男主角真時內心的感情,一種神秘的營造,一種在黑暗與迷失中尋找一線曙光的渴望,最後男主角又出現在這邊,當他雙腳跪地時,我想起先前他去了一趟蘭嶼,回去他小時候生長的地方,一個達悟族女智者看到他就握著他的手說,看到他雙膝已經碰到泥土,祈求祝福著他,呼應到最後跪在竹林的這一幕,當時還不能了解導演安排女智者的用意,最後,終於懂了,也讓我感到鼻酸了(其實眼淚早在男主角之弟阿仁女朋友中彈時就掉出來了)。

我沒看過黑暗之光,但在最後離場前,有其他觀眾提到”這又是另一齣黑暗之光”,讓我感到疑惑,有這麼像嗎?我看過導演所拍的電視劇「聖稜的星光」,其實感覺與這齣電影還蠻雷同的,一種敘述式的說故事情節,由旁白道出主角無法自己開口的內心話語,空景=感情延續,其實這些都是相同的,或許這就是張作驥導演的風格,卻也是讓我們值得學習的技巧,導演會後靦腆與不善直接用言語表達他的理念,總說所以拍了五年,同時也不多說自己的用意而讓觀眾有更多的想像空間,這就是看電影最大的獲得,每個人對觀後都有不同的想法,也無所謂的對與錯,就像劇中一哲所有的決定,也沒有誰對誰錯,就是現實的殘酷,人們的殘酷。

哇,寫完心得覺得好黑暗呀,果然覺得是需要一點光,哈,明年導演說三月會上映,我想我會再看一遍,那些重複到的部份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總覺得像是真的”不小心的”,但願到時能得到證實了。

圖片連結:
金馬影展官方網站

另外海報請至下方瀏覽
開眼e周報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黯陰羊Black Sheep

本片為2007年金馬影展受邀影片

中文片名:黯陰羊
英文片名:Black Sheep
年份:2006
片長:87min
規格:35mm
類型:恐怖、喜劇
國別:紐西蘭
導演:強納森金(Jonathan King)
編劇:強納森金(Jonathan King)
演員:Nathan Meister (Henry)、Danielle Mason (Experience)、Tammy Davis (Tucker)、Peter Feeney (Angus)、Oliver Driver (Grant)、Glenis Levestam (Mrs. Mac)
參展/得獎紀錄:2007法國奇幻影展評審團特別獎、觀眾最佳票選獎


劇情簡介:
基因實驗擦槍走火,諸羊變色大開葷戒,農牧立國、風光明媚的紐西蘭頓時淪為屠場。畫面腥風血雨、掛羊頭賣人肉,劇情驚聲尖笑、耍寶兼具環保。新銳導演強納森金初試「咩」聲的佳作,B級恐怖片中的A級娛樂,獲2007年法國奇幻影展觀眾最愛影片與評審團特別獎,《嗜血狂魔》、《魔戒》大導彼得傑克森的老家終於後繼有人。


劇情大綱:
Henry幼年因被哥哥拿死羊惡作劇,而導致對羊產生恐懼,在父親於農場意外喪生後便離開家鄉,剩下的產業則由哥哥接手。 成年後,他重返家鄉與哥哥分遺產,卻沒想到患有嚴重恐羊症的自己,會遇上這場災難。企圖開發新財源的哥哥,與科學機構進行複製羊基因改造,結果順利成功。但之前的失敗物卻被反基因改造之協會人員偷出,意外的將「牠」放生。 這失敗的改造羊,成了殘暴噬血的肉食動物,見人就咬,只要被牠咬上一口,就算順利逃走,你也會基因被重組變身成羊。然後牧場上變成了羊咬羊、羊咬人、人咬羊,Henry要如何從這成千上萬隻的羊群中脫困呢?

關於黯陰羊更詳細介紹:
以下介紹文引言來自http://tw.myblog.yahoo.com/newzealand-eva/article?mid=72&prev=75&next=70

“紐西蘭有四千萬頭羊,有一天這些羊全發飆了…”
這是這部電影的主打廣告詞,也讓我想到剛來此地時聽到的笑話:紐西蘭有四百萬人,四千萬羊,如果有一天紐西蘭的羊突然覺醒,要求投票權,這個國家就被羊統治了。

是的,全世界有那個國家比紐西蘭更有資格拍「羊」的電影?又有誰會把可愛的羊變成恐怖怪物?
但其實這是很多紐西蘭人孩童時代的幻想、夢魘,從小每天生活在羊群中,和觀光客抱著羊喊「好可愛」的感覺是全然不同的。所以當編劇兼導演強納森金 ( Jonathan
King)
提出這個拍片計畫時,身邊的人莫不拍手叫好,包括大導演彼德傑克森和特效大師理查泰勒(威塔工作室)。他們說:「這個笑話等了五十年,終於有人把它拍出來了!」

電影其實某種程度是一種彌補,或一種逃避,一般來說反應的是日常生活裡欠缺的一面。印度普遍貧窮,所以歌舞片特別發達,日子夠苦了,人們只想走進戲院造夢;同樣造夢,美國人造的是英雄夢,世界警長當久了,特別喜歡英雄,但是美國社會普遍冷漠、現實,跟電影裡看到的其實是兩回事。

Cinema of Unease
不安逸的紐西蘭電影
紐西蘭呢?
與世無爭,生活平靜,既缺乏大都會的刺激,人際之間又充滿溫暖,在這樣無風無浪的環境裡會產生什麼樣的電影呢?
大學裡修紐西蘭電影課,開宗明義必讀教材,就是山姆尼爾(Sam Neil──沒錯,就是「侏儸紀公園」裡那個教授;沒錯,他是紐西蘭人)的一篇 “Cinema of
Unease--History of New Zealand Cinema”
「不安逸的紐西蘭電影」。這是根據他為英國製作的一部紀錄片截取下來的文字。

紐西蘭電影普遍是晦暗的,與外在的藍天白雲碧草如茵正好相反。有人解讀是「內心掙扎尋找定位」(因為是殖民國家),在我看來,除了早年描寫毛利與白種人之間爭戰的歷史,和珍康萍的「鋼琴師與她的情人」之類電影外,其他多數是日子過得太平靜了,藉電影尋找發洩出口。

君不見彼得傑克森早年賴以成名的電影「壞品味 (Bad Taste)」及「腦死 (Brain
Dead)」,瘋狂到讓你一邊噁心想吐,一邊又忍不住哈哈大笑。還有一些以紐西蘭鄉村為背景的故事,都是在平靜美麗的外表下,要不有惡鬼(如
“LOCALS”」,要不有奇幻(如 “Price of
Milk”),甚至還有著名大學的一群學生意外發現了一屋子大麻,發展出既緊張又好笑的劇情(Scarfies)。

典型紐西蘭式黑色幽默
「黯陰羊」開場也是一樣,一望無際的綠草如茵藍天白雲,讓你馬上就知道,這是紐西蘭。接下來就一點一點,從驚悚、不忍卒睹到捧腹大笑,把你帶進瘋狂世界。這是超典型的紐西蘭式黑色幽默。
血漿、腦汁、開腸破肚…僵屍,讓你想起誰? 沒錯,彼得傑克森。
有人在網站上寫說,「黯陰羊」的導演和「魔戒」導演彼得傑克森的「興趣」截然不同,真是大錯特錯了,想必是沒有看過彼得早期的電影。「黯陰羊」在國際影展上一露面,就有影評說:紐西蘭又誕生了另一個彼得傑克森。

而電影一出,彼得傑克森就忙著澄清:「它只是在威塔做特效,跟我沒有關係,我沒有下指導棋!」強納森金是編劇出身,這是他初試啼聲執導的第一部電影。極其幸運的是得到目前在國際上最負盛名的兩位紐西蘭影人的背書和支持。以這部超低成本的電影而言,如果沒有威塔替它做的超完美特效,成果必定大打折扣;而以威塔目前在市場的行情看來,如果沒有「友情價」,這部電影是不可能負擔得起的。從這裡可以看出彼得和理查無私提攜紐西蘭後進的情懷。

反基因改造國度
電影中的特效羊,正是威塔工作室的拿手絕活──
先做出栩栩如生的模型,然後用CGI特效,跟所有真羊混在一起,完全無分軒輊,但細看它們的眼神,你又能馬上分辨出誰是「壞羊」誰是「好羊」。

「黯陰羊」裡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紐西蘭因素,就是反基因改造,或者說,對於基因改造的恐懼。不像台灣(其實就是追隨美國)容許基因改造,這裡對它持極端懷疑態度。在紐西蘭反基因改造(GE
Free)就像反核一樣,是不可動搖的國家立場。曾經因為有一批來自美國的基因改造玉米不明究理地登陸紐西蘭,被媒體揭發之後,差點導致總理下台。所以電影中的基因改造羊最後「抓狂」吃人,非常符合紐西蘭反基因改造的精神。

「跨類型」(Cross Genre)
電影

彼得傑克森曾說:好萊塢電影遵從「類型」,紐西蘭則喜歡「跨類型」。強納森金同樣強調這一點。美國電影通常必須清楚分類:是文藝愛情、喜劇、動作、恐怖、驚悚或科幻。怎麼可能一方面把你嚇得半死,一方面又讓你忍俊不住?
強納森金在接受國際媒體訪問時也直言:我知道美國市場需要那樣分類,但我就是做不到呀。 紐西蘭人特有的黑色幽默感,絕對能接受強納森金的觀點,但我看到一則預告片──猜想是針對美國發行市場所剪的吧,完全剪成了驚悚片,不禁苦笑──固執的美國觀眾呀!只希望台灣的觀眾不是因為看到那一則預告片而走進戲院。

韓國向紐西蘭取經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這部電影是由韓國與紐西蘭政府共同投資。韓國近年來在影視工業方面的突飛猛進,大家有目共睹;但他們的野心不僅只於拍拍偶像劇而已,更意圖提升整個產業的技術結構,因此看上紐西蘭這個同位於亞洲,技術匹敵好萊塢,卻更便宜、更友善的環境,先是政府與政府間簽定雙邊影視合作條約,接著就鼓勵大企業財團下場投資。

Black
Sheep算是第一個成功的合作案例。但你可能覺得疑惑:韓國人捧著資金到紐西蘭,拍的是純紐西蘭故事,用的是紐西蘭導演、演員、工作人員,他們得到什麼?Well,他們得到了威塔工作室的全力支援,在拍攝過程中,學到了難以價計的國際一流後製經驗。他們得到什麼,可能幾年後我們就知道了。

同樣藉由與紐西蘭合作拍片學習國際後製經驗的構想,台灣政府起步得比韓國更早,可惜至今仍只聞樓梯響,評估半天還在斤兩計較時,Black
Sheep已經迅雷不及掩耳地推出了,目睹這一切經過,只有感慨呀。

May觀後心得:
當初選這片子來看的主要原因是,May很喜歡羊,因為羊很喜歡May,所以每次都會「咩」的叫著May,哈!!!另一個原因就是May很喜歡紐西蘭。

看到簡介時,就覺得這部戲的主角「羊」將會變成殺人魔,血腥又恐怖的畫面是無可避免,但是當電影開始沒多久,主角都還沒長大,就目睹了超血腥死羊畫面,這導演真是挑戰觀眾忍受噁心的極限哩!

雖然畫面不時充滿暴力與血腥,但是偶爾又會讓你捧腹大笑,黑色幽默表現的淋漓盡致;畫面裡時常出現許多肉食畫面,卻表現的令人難以下嚥,或許將會有許多原本吃葷的人,因片子觀賞後而改吃素了吧!!

由於金馬影展這次播出特別邀請到片中男主角Nathan Meister來台,並在影片結束後有場討論會,因此,更能滿足所有觀眾對於影片的一些疑問。

當男主角一上台就說,電影播出後才知道原來是這麼血腥,其實在他拍攝時狀況是沒這麼誇張;對於當他與女主角跳進死羊坑(內臟坑)的想法,其實當時拍攝並沒有那麼噁心,或許觸覺上是有些怪怪的,但是味道還好,而且,那場戲是安排在下雨天拍,因此,若只要天空一下雨,就拍那場戲,所以男女主角都不知道何時要開拍,當然,也祈求不要下雨。

另外有位觀眾居然問到,戲中是如何訓練羊去吃肉的?Nathan回答:羊”依舊”不吃肉只吃草的,現場會有訓練師手上拿羊飼料在引誘羊前進,而此時Nathan還手腳並用的演了一段,同時要求翻譯也一起表演,把劇中的幽默也帶給現場觀眾了。

經典的Nathan扮羊趴著走,Nathan說原本當時這場戲應該是由女實驗小姐裝扮,但劇本往往會變更,莫名奇妙就改成男主角扮羊,還被一隻公羊xxx了…不過Nathan也說他不會想再拍一次那個橋段了,哈!

羊在紐西蘭到處看的到,多到還因此成為澳洲與紐西蘭人在互罵時的一些用語,不過因不雅Nathan就不方便舉例了,而中文譯名有人試著解釋給Nathan聽,但Nathan表示很難理解,現場翻譯人員也因不適合在這公開場所解釋而作罷,不過這羊…還真是討大家歡喜哩,真不管是綿羊還是羚羊,只要是羊,都是好羊。

這部片子提到基因改造,其實紐西蘭政府嚴格禁止基因改造的,而導演拍了這齣戲,其實這也是紐西蘭需要拍的,也只有紐西蘭能以羊為拍攝主角,若真的哪天羊成了殺人魔,紐西蘭人肯定會相當悽慘的,因為在那可是羊比人多,還好,好羊真的只吃草。

總之,這片子真的很噁心又好笑,強力推薦無恐羊症者去觀看,May在此誠心推薦。

相關連結:
Black Sheep電影官方網站(英)
金馬影展影片介紹

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2005英國遊 – 就是愛博物館(三)泰德現代美術館

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 Museum)也是位在泰晤士河畔,河的對岸正面對著聖彼得大教堂(Saint Paul's Cathedral)也就是黛安娜王妃當初嫁給查爾斯王子之場所,連接兩岸就是最著名的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


(圖一>>>從千禧橋上往泰德現代美術館看去,高高的煙囪就是他最具代表的象徵,一個廢棄的發電廠,其實歐洲許多國家都有利用廢棄的建築物體當作美術館,例如德國的IBA就極力規劃在各個廢棄工廠設立美術館或設計公司,其最著名的就是魯爾工業區Ruhr Gebiet。)


其實泰德美術館在倫敦有兩個館,一個是傳統藝術、一個是現代藝術,而泰德現代美術館就是展覽當代藝術,這個展館建築前身是個廢棄的發電廠,建造於2000年,展覽內容定義從1900開始,有常設展是免費參觀,另外也有特展則要另外收費。(當時我們剛好遇到墨西哥著名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的特展,購買的是學生票有優惠,但票價忘了,建議前來歐洲自助旅遊者,若是想走藝術路線,最好能有機會辦國際學生證方能享受許多優惠唷!!!)


(圖二>>>聖彼得大教堂與千禧橋,可步行於兩處參觀,可惜當日去天空陰沉沉,拍不到美美的藍天,這就是倫敦,這就是英國,總是陰情不定,本來是陽光燦爛後突然的變臉接著哭泣了起來。)

泰德現代美術館所展出的設計,真的是相當”現代”,其中最有名且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馬桶」的設計,與其說是馬桶設計,說白了,其實是拿馬桶簽個名就說是設計藝術品,其實這個藝術品是達達主義設計師杜象(Duchamp)的嘲諷,「泉」是這作品的名稱,而杜象的老師就是後期印象派畫家塞尚(Paul Cezanne),達達主義標榜著所謂無俚頭的設計藝術。

(圖三>>>泰德現代美術館內部大廳,挑高至建築天頂,更能清楚看出整個就工廠的原型,以不破壞這建築本體的設計為美術館做陳設規劃,是相當值得參考。)

泰德現代美術館我來了兩次,第二次還在千禧橋上遇到個很特別的隊伍,本來遠處傳來了蘇格蘭風笛聲,當我望向聲音處,就看到有一個穿著傳統蘇格蘭服裝的男子正吹著風笛,而他身後跟了一對穿著婚禮服剛從聖彼得大教堂證完婚的新人,而新人後方又跟了一堆看似親朋好友的,浩浩蕩蕩的穿越千禧橋到泰德前方,下橋後他們繼續走向河邊渡船口,整群人馬上了船…還真幸運呀!!!這樣熱鬧、快樂的氣氛也能讓我感受到。

(圖四>>>巧遇的新人,也希望自己能沾沾他們的喜氣,讓自己能快樂起來。)

地址:
Bankside,
London, SE1 9TG

地鐵站:
Southwark、Blackfriars(這站要過橋)
PS.當時我們後來選擇一個地圖上看很近的London Bridge站,結果因為中間的路況不熟析,險些迷路,因此,除非你很有時間,要不然不要輕易決定此站。


Tate Modern Museum >>> 泰德現代美術館官方網站
Saint Paul's Cathedral >>> 聖保羅大教堂

關於Frida Kahlo >>> 維基百科 關於芙烈達的中文介紹
關於Marcel Duchamp >>>維基百科 關於馬塞爾杜象的英文介紹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2005英國遊 – 就是愛博物館(二)倫敦設計博物館

倫敦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最初得知這間博物館是二技一個留學英國的老師,在課堂上放自拍博物館的照片,因此,就把此博物館放在行程中。


(圖一>>>London Design Museum,光看外觀就能馬上知道設計博物館到了,博物館面向泰晤士河,一樓是咖啡廳,前面有個小廣場,旁邊有一些咖啡廳,到了下午,很多人都會在這附近悠閒的喝咖啡談天,非常的優閒唷。)

這博物館是需要另外收費,學生£4.0,要出示學生證,有特展與常設展,一票到底,不用再另外付費;這邊的展出較偏向當代藝術,所以有許多互動性藝術設計,展覽內容物也相當多元性,有工業、商業設計,也有建築設計,還有互動性展覽,當時在頂樓還有衝浪板藝術與電玩設計,針對電玩設計部分,還可以讓你直接玩起來,由於我去的時間是一般weekday下午,所以人不會太多,索性就認真的玩起電玩,哈!

(圖二>>>位在設計博物館前廣場上的一個銅雕像作品,很有名分割躺著的臉,但是,忘了是哪位設計的作品了,哈!)

設計博物館一樓是咖啡廳與售票口,此地很適合下午前往,當欣賞完藝術設計後,坐在一樓的戶外咖啡座一邊品嚐美味咖啡,一邊欣賞午後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畔風光,一邊體驗藝術氣息,可說是相當的幸福哩!!

(圖三>>>超可愛的”種我”,你猜的出來他是幹什麼的嗎?........顧名思義,就是拿它來種的,請把他倒過來插進土裡,然後請替他澆水,他眼睛的種子會在不久以後發芽、長大、茁壯,超可愛的啦,本來想在博物館一樓的設計商店買的,雖然不記得多少錢,但是總覺得有點貴,買了很浪費;不過,我卻跟朋友一起買了Ugly dolls系列吊飾,我的是OX,但是回台灣不久後,那個塑膠掛鉤就壞掉了>_<”。)

地址:
28 Shad Thames
London SE1 2YD

地鐵站:
London Bridge、Tower Hill、Tower Gateway ← London Bridge較遠,另外兩站都需要穿過倫敦橋方能到達,但是走路較近,若想前往,可順便安排參觀倫敦大橋。官方網站上還看到可以搭船前往哩!!!


The Design Museum >>> 倫敦設計博物館官方網站
Ugly Dolls >>> Ugly Dolls娃娃官方網站

2005英國遊 – 就是愛博物館(一)大英博物館

歐洲到處都是博物館,光倫敦就有讓我數不清的博物館,而且相當多的博物館還是免費的,對長期住在倫敦的人來說,可以利用許多個下午慢慢逛、仔細逛、還可以雞蛋裡挑骨頭的逛這些多樣化的博物館。

(圖一>>>大英博物館正門,很歐洲式的建築,佔地很大,但門口外的那條馬路很小,不要懷疑自己走錯路,因為目標很明顯,外面有黑色鐵欄杆圍起來,不像國家藝廊是開放空間,而且當時我們因遇到地鐵爆炸事件,門口還特別有安檢人員要求參觀者一個一個排隊檢查包包。)

先來介紹大家最熟悉的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成立於1753年,1759年才正式對民眾開放,外觀的石材建築,是許多歐洲建築上常可看到的,而中庭的網狀玻璃天頂最具代表性,往往在介紹大英博物館時都會用大中庭作為代表照片的首選。

(圖二>>>大英博物館內最具代表建築之網狀玻璃天頂,按照歐洲建築體來說,一般舊建築會類似井字建築,所以舊建築中間會是中空,而大英博物館之中空天頂就是後期新建的,使得中間部分空間得以更多利用。)


(圖三>>>一樣是大英博物館中空天頂。)


免費免費,參觀大英博物館是完全免費,除了特展可能要另外酌收費用外。大英博物館的收藏來自世界各地,歐洲、亞洲、非洲、美洲…等,很多在原物古蹟之地被砍了頭只剩下身體的雕像,可能,在大英博物館裡就可以看到,像我就懷疑我去柬埔寨時看到一些缺頭的石雕,很可能曾經在大英博物館就看到過他的廬山真面目…。

在大英博物館裡,有些區域是沒有特別限制不能拍照的,像我Art & Design課程,老師就有利用兩次下午帶我們去大英博物館裡寫生,還說若是畫不完或想多準備一些參考資料,可以拍照下來,再回去畫或將照片組合起來重新設計,所以在此地欣賞古老藝術品是相當隨性的,只要不破壞或違背參觀的禮儀,原則上你可以逛的很盡興。

(圖四>>>復活島的石像,因為先前曾經畫過3D的假圖,所以在此地看到它備感親切,特別拍了許多它的 肖像,你們不覺得它長的很可愛嗎?...又是一個被搶來的古蹟文物…)

地址:
Great Russell Street
London WC 1B 3DG

地鐵站:
Holbron、Tottenham Court Road (這站最近)、Goodge Street、Russell Square


British Museum >>>官方網站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惡童當街 Tekkonkinkreet

惡童當街 Tekkonkinkreet

影片年份:2007
出 品 國:Japan
出  品:Aniplex
製片導演:麥克‧阿里亞(Michael Arias)
語  言:Japanese
音  效:Dolby Digital


劇情簡介:
衝吧!飛躍寶町的「貓」少年 充滿戾氣的街頭小霸王「小黑」(二宮和也 配音),和天真卻讓人傷透腦筋的惡童「小白」(蒼井優 配音)。兩個從小孤苦無依、相依為命的麻吉,一同住在「寶町」:充滿金錢、暴力和龍蛇混雜的地獄之城。 這兩個被稱為「貓」的少年,從沒想過自己和寶町的未來,但無憂無慮的生活卻逐漸起了變化。一日,綽號「老鼠」的黑道鈴木帶著惡棍手下重回寶町,引進由謎樣男子「蛇」所領導的粗氣財團,他們不僅要將寶町夷為平地,還派了三個擁有特異功能的殺手準備暗殺小黑跟小白。 邪惡勢力不斷壓迫小黑和小白的生活,面對環境變遷,兩人的友情也出現重大危機。心中滿是悲憤的惡童決定要站出來捍衛自己心愛的城市,和「老鼠」展開一場亡命遊戲!

觀後心得:
一個融合虛擬與現實的世界,就是惡童小白與小黑的生存空間。

電影開頭就讓人覺得有點黑色、又帶著淡淡悲傷,故事圍繞在兩個小孩身上,卻讓他們背負了許多大人的責任與艱苦,我沒看過漫畫,也不知道畫者本來的意涵,但從電影中我卻發現,現在的小孩或許以後真如電影中兩位主角般,漸漸失去孩童原本該有的純真與無慮。

整個動畫很華麗,或許背景音樂加強並突顯了這部份,運用3D來表現打鬥的空間感、運用手繪來表現異想世界,兩種混合體,就是特別想突顯華麗又豐富的劇情;但是,不難發現很多橋段的不細緻,例如有時會有人轉身的遠景,卻可以看到他的轉身是相當的"紙片人"...。

配音其實也佔了很重要的部份,不知道是日語本身就聽不太懂,或加上對日本偶像們也不太熟悉的關係,總覺得日文配音都配的相當洽當且符合主角個性,相對於台灣本土卡通動畫,在配音上難得會覺得相當貼切主角本身的聲音,往往都還可以很容易猜到配音的人是誰;配音小白的本來還以為是個小男生,最後看到自幕才知道原來是蒼井優(電影扶桑花女孩的女主角,那個跳夏威夷舞跳很棒的女生),戲中的"安心、安心"配的讓人真的覺得會感到有點悲傷的安心...;另外,你猜的到那個"蛇"是本木雅弘配的音嗎?哈哈哈。

整齣戲很值得推薦,日本的漫畫劇情,往往特別具有一些意義,這部片子就讓人感到相當黑暗,也很發人省思,片中是個虛擬的世界,但是他所包含的一切確是真實世界上也存在的。


PS.怎麼到處都是不二家娃娃?

相關聯結:
惡童當街日本電影官方網站
2007台北金馬影展
開眼電影

電影預告: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夢境 - 重複片段(三)

半夜裡,突然傳來急促的敲門聲,她醒過來,正在遲疑是否開門,門後傳來他的聲音。

奇怪,怎麼他會來到她房間門口?怎麼小鎮家人會讓他來到她的房門口?她的疑惑沒有答案,她只能把門打開。


他衝進她的房間,手裡拿著一把刀,那冰冷的刀光閃過她的眼睛,他只對她說了一句:「不要走!」她睜著眼看著他,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再次走向她、靠近她,而她依然只是睜著眼,似乎眼前的一切又是一場戲般,而她只是個觀眾,正在靜靜看著戲劇的演出。

當她突然清醒般回了神,他又消失在眼前,而她依然提著行李,站在小鎮的路上,小鎮居民各忙各的,似乎又回到最初剛到小鎮時的景象。

她遲疑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似乎一切又重來過,好像她若不做出對的決定,結果會是一樣,那男子會一直在某個時刻,拿著一把刀在她面前,然後,一切又重頭來過,這樣的重複與循環,她將會無法掙脫,於是,她又做了新的決定。

她不再進入這個小鎮,希望這樣的決定能擺脫那個關鍵的男子。

她轉過身,不與任何小鎮的居民有交談的機會,快速的離開這個小鎮,只希望這樣的決定能擺脫重複的命運,然而,正當她踏離小鎮區域最邊緣的道路上,她猛然看到一個男子手裡拿著刀,她嚇到了,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那男子就直直站在她的面前一動也不動且面無表情的看著她,而她,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眼前的他…

接著,我醒了…這一切,真是個惡夢~

---全篇完---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夢境 - 重複片段(二)

她收拾著行李,準備在天剛亮的時候就離開,在離開的前一天晚上,她已經告知他她的決定。

他徹夜難眠,她的決定讓他感到相當難過,他不知道她打算在何時離開,這種不確定的心情,他失眠了,一整晚都坐在小鎮路口旁椅子上,思考著是否該跟隨她而去。


早晨,他們在小鎮路口相遇,她提著行李,看著在椅子上發呆的他,她不捨,卻還是不打算開口,轉頭後默默的離去;他呆呆的望著她,等著她能開口說上一句話,即使是「再見」也可以,但是卻不如他的預期,看著她默默的轉頭離去,他下了一個決定。

在她走離小鎮一段距離後,後面似乎有人追上來了,她轉身回頭看見他快速的朝她奔過來,手裡還多了一把刀,他越來越接近她,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而那把刀尖的方向正指向著她,他的速度沒有減緩,就是直直的衝向她,快接近了,她卻也沒有跳開或逃跑,就這樣睜著眼看著他,似乎眼前的一切她只是個觀眾。

時間似乎暫停,她依然睜著眼,但是眼前的一切突然轉變,又回到當初第一天來到小鎮的那幅景象,那男子突然不在眼前的路上,小鎮的人們正在各忙各的事情,有人發現了她,熱情的跑向她,還特別歡迎她的到來,她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眼前的一切突然變成最初她乍到小鎮的景象,似乎又回到最初的拜訪。

某間教室傳來他的聲音,他正在教導小鎮居民一些新的知識,他看到了她,還特別歡迎她來到小鎮旅行,彷彿他們倆在此之前從未見過面般的陌生問候,她懂了,她在小鎮的一切又頭開始了,似乎是為了給她一次機會來改變自己的未來,她馬上就做了一個決定。

在熱情的小鎮居民帶領之下,繞完小鎮一圈後,他邀請大家到他住宿外庭院烤肉,由於小鎮居民與他的熱情相待,讓她無法第一時間就說出馬上離開的決定,她就跟著大夥熱熱鬧鬧的烤著肉、聊著天。

之前,她在小鎮待了一個月,現在,她決定只待一天,當天晚上她住在上次提供她住宿的小鎮居民家裡,這邊的一切她相當熟悉,小鎮居民也依然熱情,她告訴那家人她只打擾一晚,隔天前往下個目的地,那家人則歡迎她下次再來,而她心想,或許,下次應該不會再來了吧!!

夢,雖然短暫,但是,所包含的故事情節卻相當複雜,想要用文字將其表達出來,還是會很長的。

---未完待續---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夢境 - 重複片段(一)

她獨自一人的旅行,在某個小鎮,這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似乎一切都很新奇,她卻不知道,這將是她惡夢的開始。

他是個老師,他教導所有人關於語言、文化、科技…等所有他所知的知識,他也是一個人在旅行時到達這個小鎮,進而愛上這村落後決定長久停留,他卻不知,他將是她惡夢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她停留很久,與小鎮居民們成了最好的朋友,同時也從他身上學到許多不同的見解,他的旅遊經驗比她豐富且看得更多,因此他的博學多聞,讓她傾心。

小鎮居民們覺得這兩個人是很登對的,因此盡量製造機會讓使他們更加接近彼此,或許,大家都覺得一切都很美好、也很順理成章,他們終於認定了彼此。

或許對她來說,這畢竟只是一段短短的旅程,她終究是要離開的,就在她決定對所有人提出離開的念頭,村民們只能感到依依不捨,希望她能留下,同時也希望他們兩不要分開。

說到此,若這是一般合理的連續劇或電影劇情,想要美滿的結局一定是---男主角願陪著女主角一同離開,或是女主角為了男主角留下來;若是悲劇或不美滿的劇情結一局定是---女主角獨自離開,而男女主角始終沒有在一起。

但是,這是我的惡夢~~~


---未完待續---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有感冒前兆的預防良方

這不是賣藥廣告,這只是個人覺得還蠻好用的感冒前兆預防良方。

其實,這是多年前老哥在日本唸書時,一個日本人推薦的感冒藥,台灣人有個觀念就是,日本人天性怕死,因此對於各種藥的研究可是相當重視,所以,秉持著人家怕死都推薦了,我們當然要接受別人推薦的好意來試試囉。


一般來說,台灣人對日本感冒藥第一品牌就是ルル(LULU),不過,這不是我這次要介紹的,那個日本人推薦的是一種藥粉パブロン(PABURON),大正製藥,還蠻大品牌的,這藥粉有點像台灣的伏冒熱飲,但是,吃法完全不同,日本パブロン是直接將藥粉到進嘴裡,然後再喝一大口水將其吞入;曾經有個朋友也學伏冒熱飲般和在水裡喝,卻直說苦,我相信,若抱著很好喝且甜甜的口感還有水果味之心理去嘗試パブロン,一定會有很大的錯愕,哈!說的太誇張了。
不過這藥對我來說真的還蠻有效的,當你覺得有感冒前兆,馬上來一包,頓時感冒症狀會紓緩;一般感冒徵狀都發生在晚上,因此睡前來一包,隔天早上若覺得還是不太舒服,在早餐後立即又吃一包,大部分的人都應該可以順利解決這可能發生的感冒。

其實這藥台灣的藥房也有賣,只是個人曾經買過後發現,台灣賣的藥粉顆粒較粗,口感比較不好,因為本身要粉就是苦的,顆粒粗的話會感覺更苦,因此,還是日本購買細緻的較能接受。

至於,日本哪裡購買哩?各大藥妝店皆有販售,或是專門藥局(可購買處方簽之藥的藥局)也有。

不過說這麼多好處,當然啦,若徵狀還是一直沒有改善,依我的經驗,若需要再補上第三包的話,很可能,你的感冒將是嚴重型的,建議,再你準備拿第三包之前,請馬上放棄拿取,直接去看醫生比較快。

日本大正製藥 <<< パブロン